浏览数量: 3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14-04-23 来源: 本站
改变“来什么订单做什么”的思维
“转型后,我发现一个重点是,把自己质量做稳定了,每年再开发一些新的款式去带动客人,就可以了,每年都会有增长。重要是他把我的产品拿出去能很顺畅地挣钱,那他就不会走了。”佛山市南海斯维雅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常境说。
解读:从2007年开始,李常境就决定为自己的工厂找话语权。他认为,不能盲目地生产制造,要关心终端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。要做到这一点,首先要摆脱传统的来料加工模式,制造者需要改变的是“来什么订单做什么”的思维,如果一个企业推出与市场有差异的新产品,那么价格和利润就会高,这样就会摆脱被动地等着被压缩利润的厄运。
把细节做好不会增加多少成本
“在中国要做品牌,先不要直盯着价格,而是先把质量做好,品牌做出去,因为中国老百姓现在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,等时机成熟后,你的品牌价值就比别人高了,即便比别人贵1000元一台都没有问题。”金华市伊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孟军说。
解读:如今,何孟军不再关注同行“在做什么”“卖了多少”这些问题。在何孟军看来,企业的成本高了,配置也会相应地高。如果这点做到了,就把细节做好了。某种意义上而言,细节反而在成本上增加不了多少,只是一个管理和意识的问题,把这两个融合在一起才是高品质,产品才能在欧美市场立足。
占领目标市场不能想当然
“要打开国际市场,光有世界先进的机器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深入目标市场,认真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,那才能真正快速地占领目标市场。”杭州钱江压缩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少巨说。
解读:通过展会及网络宣传,潘少巨近期接到一家俄罗斯公司的订单,经过一系列的谈判,终于有了合作意向。买家要求产品先进行测试,潘少巨一直都是信心满满,但是,样品寄出一个星期之后,买家回复“你们的产品水分指标不符合要求。”
为了解决问题,潘少巨立即决定与技术和品控部门的领导一起去俄罗斯。到了当地,他才发现俄罗斯天气寒冷,对水分检测的方法、标准与我国现行要求不同,产生的水分自然和国内不一样,从而造成了双方在认知上的差异。一不做二不休,潘少巨和技术团队及时进行调整,终于签下这个订单。